2月國內市場手機出貨量下降31.7% 年輕人為何不愿換手機?
“你的手機用了幾年呢?”近日,網上一則關于“年輕人為什么不愿換手機”的話題引起人們熱議。事實上,有行業分析調查數據顯示,目前國內用戶的平均換機周期為28個月。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近期發布的國內手機市場分析報告也顯示,2022年2月,國內市場手機出貨量1486.4萬部,同比下降31.7%。手機市場似乎不那么吃香了。
自手機從單純的通訊工具開始向智能設備發展后,資本早已敏銳地發現,手機不僅能掙錢,而智能手機帶來的全新體驗,也讓消費者更愿意為之花錢。正如智能手機飛速發展的前幾年,每次熱門手機廠商的新品發布會,既是科技產品愛好者的狂歡,更是市場的狂歡。一些熱門手機被黃牛翻炒溢價數倍仍缺貨,門店前排長龍的景象也屢見不鮮。此外,廠商圍繞手機市場的消費痛點,不斷更新或開拓智能手機的功能與設計,并以此為新賣點,這讓當時就已經有些“上頭”的消費者更容易被裹挾進廠商的換機焦慮中,熱衷于“追新”手機也就不足為奇了。
不過,當時手機市場不斷攀升的出貨量,除了有消費者的追捧之外,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當時的市場處于增量時期。隨著近年來智能手機從增量市場轉為存量市場,出貨量開始緩慢回落,也是情理之中。但眼下消費者不愿更換手機的原因,還在于智能手機的消費吸引力“不復當年之勇”。
這一方面體現在價格上。受疫情影響,生產原料與勞動力成本上升,讓手機的價格也水漲船高。性價比降低,讓消費者更趨于理性。另一方面,性能過剩之余且創新力不足,也讓消費者缺乏更新換代的動力。早年間各大手機廠商的白熱化競爭,似乎讓智能手機來到了創新的盡頭。創新沒有了興奮點,消費者自然沒有購買欲。此消彼長之下,消費者不愿換機也就不難理解了。
其實,在手機已成為現代人新型“器官”的當下,手機市場即便難重回巔峰,但其需求的基本盤仍在。對于廠商而言,要在大盤增長乏力的背景下成功突圍,積極求變才是關鍵。而手機訂閱制有可能成為未來的趨勢。眼下已有不少廠商嘗試,希望能通過降低入手新設備的花銷以及隨時可更換新設備的噱頭,喚醒消費者當年的“追新”欲望。這不失為提振手機銷量的辦法。但讓購買手機不再是一錘子買賣,還得靠市場來驗證,消費者不妨靜觀其變。
您可能也感興趣:
為您推薦
保險業協會將圍繞七方面加強消保工作力度 提升行業整體水平
保險公司推出“電信詐騙險” 市民仍須提高防騙意識
天津:做好失業保險穩崗返還工作 實行“免申即享”經辦模式
排行
最近更新
- 2月國內市場手機出貨量下降31.7% 年輕人為何不愿換手機?
- 直播營利行為不能野蠻生長 打賞是否也應該有個上線?
- 廈門不斷加快貿易便利化 跨境電商綜試區綜合排名居第一檔
- 大連太平灣合作創新區推介新能源產業園項目 簽約項目11個
- 國內成品油價格上調 95號汽油上調至每升9.37元
- 貴州省減稅降費規模擴大 增值稅優惠“受惠面最廣”
- 巧善堂穴位磁療貼,穩血糖真的有效果
- 廣東開展“不合理低價游”等專項整治行動 發布十宗指導案例
- 清明假期旅游產品價格無明顯上漲 “賞花”“露營”成熱門選擇
- 宜家將逐步淘汰商品的塑料包裝 應對塑料垃圾和污染問題
- 一季度廣州三個甲級寫字樓新項目入市 租賃市場表現相對平淡
- 澳門王愛民律師當選國家海外知識產權糾紛應對指導專家
- 廣發證券去年營收增長17.48% 財富管理等主營業務表現亮眼
- 碧桂園去年營收增長13% 權益現金回款額達5022億元
- 新華保險去年投資收益增長23.5% 資產規模突破萬億元
- 奈雪的茶去年營收增長40.5% 門店數量保持高速增長
- 從“醫院到醫養”,告別“孤獨老病號”
- 廣東老字號主動開拓新渠道、引入新國潮 擁抱年輕客群
- 青島部署民生領域案件查辦“鐵拳”行動 嚴打13類違法行為
- 保險業協會將圍繞七方面加強消保工作力度 提升行業整體水平
- 空氣炸鍋一直備受爭議 為何還能保持著超高速增長?
- 元宇宙新星升起,華英會加入NFT混戰
- 成都市錦江區癌癥防治中心正式落戶盈康生命旗下三甲綜合醫院
- 廣東:到2025年知識產權創造質量全面提高 國際合作更加深入
- 稀土高新區做優“綠色通道”服務品牌 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
- 河南自貿區已設立企業11.8萬家 形成479項改革創新成果
- 左騰訊,右中興,前創維,后邁瑞,南大疆,北亞迪,中華為!
- 天津出臺44項措施構建高標準市場體系 激發市場主體活力
- 鎖住食材本味 海信真空休眠二代告訴啥是“理想冰箱”
- 哈爾濱分批次投放蔬菜 投放網點零售價格下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