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M機數量大幅縮水背后:銀行業數字化轉型加快
短短幾年,ATM機已經從“銀行業最有用的發明”逐漸沒落。根據央行發布的2021年二季度支付體系運行總體情況顯示,截至2021年二季度末,ATM機具98.67萬臺,較上季度末減少1.95萬臺,對照此前央行公布的數據,今年上半年,ATM機具較2020年末已減少了2.72萬臺;同比來看,相較2020年二季度末的105.21萬臺一年減少了6.54萬臺。
ATM機曾有過“高光時刻”。根據央行發布的數據,全國ATM機數量高峰時期在2018年末達111.08萬臺,當年一年增加了15.03萬臺。
而從2019年開始,ATM數量開始縮水。據央行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末,全國ATM機數量首次出現下降,一年減少了1.31萬臺至109.77萬臺,2020年全年更是繼續驟減了8.39萬臺。
“我已經若干年沒有去過銀行柜臺和ATM機辦理業務了,我父母現在也都用移動支付。”有用戶對北京商報記者直言。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我國非現金支付業務正穩步增長,據央行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二季度,全國銀行共辦理非現金支付業務1038.94億筆,金額1080.82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4.1%和6.25%。從2020年全年水平來看,全國銀行共辦理非現金支付業務3547.21億筆,金額4013.01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7.16%和6.18%。
事實上,伴隨著市場需求發生變化,ATM機由大幅擴張到逐漸撤退的這一過程,也正是銀行業跟隨數字化時代轉型的一個縮影。
“ATM機彼時大幅度擴張是因為銀行希望減少網點的布局,增加ATM的布局,吸收線下的客戶流量。但是后來發現電子銀行、電子支付的蓬勃發展,不僅讓業務離柜率提升到非常高的程度,業務離機率也大幅提高,大部分線上和線下交易都可以通過電子支付完成,連菜市場都能用移動支付掃碼買菜了。”蘇寧金融研究院金融科技研究中心主任孫揚對北京商報記者坦言。
零壹研究院院長于百程進一步指出,移動支付的快速增長,對現金支付需求造成了沖擊。從2015年、2016年開始,銀行存取款業務交易量開始下降。受此影響,銀行對于傳統ATM機的需求下降。
孫揚認為,未來ATM機將越來越少,因為數字金融在未來十年將達到非常高的高度,碳中和、ESG(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也會要求銀行減少ATM這種增加能源消耗的設備。
于百程則指出,AMT機還并不會完全消失,中國區域發展差異較大,移動支付還不能完全替代現金支付。
不過目前來看,可以確定的是,面對市場需求急劇萎縮的尷尬處境,銀行以及機具廠商對ATM機的新一輪布放優化及功能升級轉型勢在必行。眼下,數字人民幣試點正穩步推進,越來越多銀行的ATM機等硬件設備不斷有相關升級改造的需求。
在于百程看來,在數字人民幣試點的背景下,與數字人民幣相關的設備升級給ATM機廠商帶來一定的階段性機會。數字人民幣的兌換需求,不僅通過純線上方式實現,也可以通過線上+線下的方式實現。ATM機廠商對產品轉型方向將是服務銀行智能化升級改造,增加研發投入,探索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與智能設備融合的可能性,將產品鏈由“柜員機”向“智能網點”延伸,由低端業務向高端、復雜、核心業務發展。
談及ATM機未來的市場空間和轉型方向,孫揚進一步表示,ATM機未來在純銀行業務領域整體需求空間不大,但是可能在結合其他業務方面有一定的發展空間。比如存款證明打印、駕照續辦、醫療檢驗單打印、查詢征信報告等。“我認為ATM機未來一定要謀求轉型,可以在新農村服務、醫療服務、生活繳費、財富管理咨詢等方面嘗試轉型。現在大銀行在鄉村市場會布局很多綜合服務機具,這方面目前仍有一定的市場空間。”
您可能也感興趣:
為您推薦
8家險企股權被掛牌轉讓,為何險企股權不再被追捧?
深圳最低工資標準調整為2360元/月 失業保險金為2124元/月
遼寧實施失業保險省級統籌 對缺口核定等作出詳細規定
排行
最近更新
- 央行開展1500億元14天期逆回購操作 呵護春節假期前流動性
- 加盟大平臺,繼往又開來!怡亞通全球招募合伙人共同做大做強
- 公募去年四季報披露臨近尾聲 明星基金經理劉彥春退出千億行列
- 途虎養車提交上市申請,該如何平衡盈利和布局需求?
- 北京“十四五”投資實現良好開局 高技術產業投資亮眼
- 基因檢測市場擴容 桐樹基因聚焦優勢創新資源推動產品擴圈
- 重慶打造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新IP 消費熱點不斷涌現
- 從智能制造到智能睡眠,誼瑞重塑“易睡體驗”
- 拉美電商巨頭Mercadolibre宣布收購加密交易平臺Paxos及Mercado Bitcoin
- 以太坊基金會宣布將“ETH 2.0”更名為“共識層”
- 南京二手房市場話題不斷 賣家降價來試探市場風向
- 新一代輕量化方艙醫院項目啟動
- 十年醫改路 三明再出發
- 醫療美容機構規范運營指南發布
- 天津開辟送藥綠色通道 送藥到家近3000單
- “高速上違停趕報表”警示了誰?
- 離職文書的“坑”不能僅由勞動者填平
- 疫情得到控制,防疫仍不可松勁
- 非學科類培訓班寒假惡意漲價需綜合施治
- 北京:買四類藥品實施新政 市場監管進店查落實
- 北京:保證春節群眾需求不脫銷、不斷檔
- 豐臺今天開展第二輪全員核酸篩查
- 助力元宇宙基建 Meta推出新一代人工智能超級計算機
- 采購進口冷鏈食品需要做好個人防護
- 蘋果拒不開放支付渠道 荷蘭反壟斷機構:罰到它遵守規定為止
- 北京市疫情防控形勢總體可控
- 需求遠超國內產量 印度對進口食用油的依賴料仍將持續數年
- 蔚來斥資5000萬元成立保險經紀公司 未來新能源車險或有變局
- 當心!玩雪引發的婦科危機
- 研究機構警告稱:美聯儲加息將加劇全球債務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