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多方攜手聚焦罕見病致病機制研究等 推進診療技術突破與轉化
上海市罕見病基因編輯與細胞治療重點實驗室(籌)的啟動,是《上海市加快合成生物創新策源打造高端生物制造產業集群行動方案(2023-2025年)》的一個重要實踐。
上海市科委副主任屈煒指出,上海市始終將罕見病診療與前沿生物技術研發作為科技創新布局的重點方向,未來將繼續支持實驗室在基因編輯和細胞治療領域的創新研究,推動罕見病診療技術的突破與轉化。據悉,未來,實驗室將聚焦罕見病致病機制研究、基因靶向治療技術開發以及臨床轉化應用,致力于為患者提供更精準、更有效的診療方案,把已取得臨床價值的“實驗室成果”轉化為實實在在的新質生產力,在科研攻關、臨床診療及成果轉化等方面不斷取得新突破,為健康中國建設貢獻智慧和力量。
當日活動由復旦大學附屬眼耳鼻喉科醫院主辦,上海市醫學會罕見病專科分會、復旦大學醫學遺傳研究院、上海市醫師協會罕見病專業委員會、上海市醫師協會臨床遺傳專業委員會協辦。
復旦大學附屬眼耳鼻喉科醫院院長周行濤表示,實驗室的啟動標志著醫院在罕見病研究領域邁出了堅實的一步,未來將持續致力于推動基因編輯技術的革新和基因治療與細胞治療技術的臨床轉化,惠及更多罕見病患者。中國科學院院士、復旦大學校長助理兼科學技術研究院院長彭慧勝表示,復旦大學將全力支持實驗室的建設,助力其在罕見病研究領域取得更大突破。
同日,復旦大學附屬眼耳鼻喉科醫院與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舉行了合作共建上海市重點實驗室、推進學科發展框架簽約儀式。雙方將進一步攜手推動罕見病診療技術的研發與轉化,合作共建重點實驗室,為罕見病患者帶來更多希望。
復旦大學附屬眼耳鼻喉科醫院黨委書記錢飚表示,罕見病防治是醫學領域的重大挑戰,此次上海市罕見病基因編輯與細胞治療重點實驗室(籌)的建設正是為了撬動科技創新的力量,將醫學的邊界推向未知領域,真正為患者點亮生命和健康的曙光。
本次會議還舉辦了罕見病義診活動,復旦大學附屬眼耳鼻喉科醫院的專家團隊為患者提供了免費的基因檢測咨詢、疾病診斷和治療建議。許多患者通過基因檢測和專家咨詢,獲得了精準的治療建議,重燃了生活的希望。(完)
您可能也感興趣:
為您推薦
中國紅APP正式上線發布
第十二屆東亞地方政府會議將在山東臨沂召開 促進東亞地區交流合作
(鄉村行·看振興)山西柳林依托“數商興農”打造鄉村e鎮 電商交易9個月達3.5億元
排行
最近更新
- 上海多方攜手聚焦罕見病致病機制研究等 推進診療技術突破與轉化
- 總投資5.3億元 黃河“幾字彎”歷史遺留廢棄礦山生態修復工程...
- 隆基總裁李振國:光伏產業注定是關于創新、責任與格局的馬拉松
- 上海專家連線新疆 跨越5000公里遠程成功完成機器人手術
- 內蒙古赤峰:央地企合作,在大興安嶺找錫礦
- 一年365天浪漫營業 探尋廣州花卉“種業芯片”密碼
- 贛江觀瀾:一只羽毛球如何“托起”贛北小城特色體育品牌?
- 熱力山城 乒出精彩!百利好全力贊助2025WTT 重慶冠軍賽
- 2025年中國汽車品牌發展高峰論壇成功舉辦
- “新能源科技城”江西新余:大力引進儲能電池等產業鏈企業
- 2025年“文化中國·水立方杯”中文歌曲大賽啟動
- 上海專家成功完成高難度手術 罕見石骨癥患者關節功能逐步恢復
- 內蒙古“半路出家”新農人 鉆研甘薯種植收獲甜蜜事業
- 廣西投貸聯動逾千億元賦能人工智能等領域
- 《哪吒2》熱映 昆侖文化的魅力在電影中何以體現?
- 罕見病出生缺陷防控健康中國行公益活動在廣州啟動
- 共迎2025世界運動會盛會 成都將打造30個“世運空間”
- “進城務工人員代表”李豐:當好基層民眾“發言人”
- 浙江漫畫家以筆墨勾勒梅韻 展現人文鄉村藝術魅力
- 整治“飯圈”亂象的腳步不能停
- 太平洋島國“漂”來華僑圖書館
- 全國人工智能機器人創新大賽啟動 專家力薦高校參賽
- “店播”成直播帶貨主流 平臺加強權益保障和生態治理
- 中國第七個歐美同學會海歸小鎮在上海揭牌
- 太湖流域生態改善 全球極危物種黃胸鹀和青頭潛鴨現身長蕩湖
- 海豚也會“高反”?看看高原海豚馴養師的“交友日記”
- 《哪吒2》申公豹的“靈魂”誕生記:如何讓申公豹“活”在觀眾...
- 藏歷木蛇新年初一:信眾拉薩大昭寺朝佛忙
- 張順勇代表:養蜂種藥興家鄉 帶領村民過上甜蜜日子
- 上海春季校園招聘陸續啟動 大模型催生新需求